niú ěr

拼音
niú ěr
注音
ㄋㄧㄡˊ ㄦˇ
近义词
盟主

牛耳的意思

词语解释

牛耳niú ěr

  1. 古代诸侯会盟时割牛耳取血盛敦中,置牛耳于盘,由主盟者执盘分尝诸侯为誓,以示信守。《周礼·夏官·戎右》:“赞牛耳桃茢。”郑玄注:“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领袖地位的人。

引证解释

  1. 古代诸侯会盟时割牛耳取血盛敦中,置牛耳于盘,由主盟者执盘分尝诸侯为誓,以示信守。参见“牛耳"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f7b655983>执牛耳”。

    《周礼·夏官·戎右》:“赞牛耳桃茢。”
    郑玄 注:“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
    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领袖地位的人。 宋•文天祥 《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向南恸哭》诗:“身为大臣义当死城下师盟愧牛耳。”
    清•冯桂芬 《洪鼎邮程诗思图》诗:“洪君 清才出吾党文社儼推牛耳长。”
    蒋同超 《挽丘沧海》诗:“七子天南绍 建安当年牛耳执骚坛。”

国语辞典

牛耳niú ěr

  1. 牛耳朵。

    《山海经·北山经》:「单张之山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

  2. 古代诸侯会盟时,盟主割牛耳取血,分与诸侯宣誓以表守信。后称居领导地位的人为「牛耳」。

    宋·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恸哭为之〉诗:「身为大臣义当死城下师盟愧牛耳。」

    盟主

网络解释

牛耳

牛耳 : niú ěr

古代诸侯会盟时,割牛耳取血盛敦中,置牛耳于盘,由主盟者执盘分尝诸侯为誓,以示信守。《周礼.夏官.戎右》:"赞牛耳,桃茢。"郑玄注:"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领袖地位的人。

牛耳的字义分解

  • 牛 [ niú ] 1.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 星名,二十八宿之。 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 喻固执或骄傲。 牛气。 4. 姓。

  • 耳 [ ěr ]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 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2. 像耳朵的东西。 木耳。银耳。 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 耳房。鼎耳。 4. 听说。 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 想当然耳。 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牛耳造句

1、布里奇斯医生被认为是全球精神外科领域的执牛耳者。

2、原料选用上乘猪鬃、羊毛、马毛、尼龙毛、牛耳毛等生产、加工.

3、有数个专利产品在目标市场上执牛耳地位.

4、实验以鲁西黄牛耳缘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对其进行了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

5、在工作场所RIm仍然是执牛耳者,但在消费市场中显然苹果才是最大的腕儿。

6、何木一边喘气一边解开系在压舱石牛耳上的绳索,牛耳是压舱石的特征之一,相当于石头的把手,用以穿绳索方便运输。

7、从此五大洲商务战事路政,惟我新疆执牛耳,而俄西伯利亚轨道利权可安坐而夺之,世有胸罗全球者,当不以鄙言为妄。

8、1950年27岁退休嫁给一位稳若泰山的男士之前,在她相当短暂的斗牛生涯中,她杀死的牛超过750头,高高兴兴地收集牛耳朵、牛尾巴、和牛蹄子。

9、九州四海刀兵齐举的乱世春秋中,试看那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乞儿,如何在坎坷崎岖的逐鹿中原中,执牛耳,掌天下,打拼出自己不可一世的跋扈。

10、武烈殿帝侯执掌,文渊阁国士无双,其地位其声名其身份,莫不执帝国之牛耳受国人之敬仰多年来无出其右。

牛耳的相关词语

【牛耳】的常见问题

  1. 牛耳的拼音是什么?牛耳怎么读?

    答:牛耳的拼音是:niú ěr
    点击 图标播放牛耳的发音。

  2. 牛耳是什么意思?

    答:牛耳的意思是:①.牛耳朵。②.古代诸侯会盟时,盟主割牛耳取血,分与诸侯宣誓,以表守信。后称居领导地位的人为「牛耳」。

  3. 牛耳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牛耳的近义词是: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