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10字词语
共 63 条词语
-
俗谚。比喻团结力量大。语本《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查看详情]
-
同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查看详情]
-
谓救人性命功德无量。[查看详情]
-
见“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查看详情]
-
(谚语)人在极度愤怒时,恶念就会产生出来。[查看详情]
-
形容懦弱,迟钝。[查看详情]
-
(谚语)比喻人心的善恶,须经时间的考验才能得知。元·无名氏也作「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查看详情]
-
见“一日不识羞,三日不忍饿”。[查看详情]
-
比喻凡人虽多,也只是庸才,不如一个贤士可贵。[查看详情]
-
诗篇名。唐代李白作。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广陵,即今江苏扬州。全文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前两句轻快流畅,意境优美。后两句情景交融,显示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是千古传唱的名作。[查看详情]
-
见“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查看详情]
-
简称“民革”。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1948年成立于香港。由中国国民党中的爱国民主人士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查看详情]
-
(谚语)盛衰无常。[查看详情]
-
简称“三联书店”。1948年10月由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合并组成。总管理处初设在香港,1949年3月迁北京。同年香港组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8年改名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6年上海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查看详情]
-
长篇叙事诗。俄国涅克拉索夫作于1863-1877年。七个农民争论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为寻求答案,周游全国。他们先后遇见农民、车夫、士兵、工人、乞丐、神父和农妇玛特辽娜,他们都是不幸的人。最后穷祭师之子格利沙指出:农奴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查看详情]
-
剧本。德国布莱希特作于1938年。在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绰号“胆大妈妈”的随军商贩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哑巴女儿,拉着货车走遍战区。她虽饱受战祸之苦,但为了多赚点钱,希望战争进行下去。当战事暂时停止时,她破产了。[查看详情]
-
见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难防。[查看详情]
-
比喻曾遭受挫折,后遇类似事件就变得胆小。也作「一度被蛇咬,怕见断井索」。[查看详情]
-
①.亦作“墙头一棵草,风吹两边倒”。②.喻人无主见或立场,一味顺随外界情势而变换态度。[查看详情]
-
比喻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查看详情]
-
亦作“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查看详情]
-
(谚语)只要留得青山,便能植树而有柴可烧。比喻只要根本的东西还在,不怕将来没有作为。也作「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查看详情]
-
(谚语)谓开口向人求助是很困难的事。[查看详情]
-
谓学会一种技能,胜于积财千万。[查看详情]
-
谚语。旧谓女子出嫁后一切归属夫家,不再与娘家有任何干系。[查看详情]
-
亦作“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查看详情]
-
旧小说中对眼睛的美称。[查看详情]
-
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崇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形容人气愤到极点。[查看详情]
-
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查看详情]
-
(谚语)比喻只要有恒心毅力,肯下功夫,就能把事情做成功。[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