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描写“名山”的词语
共 90 条词语
-
广东肇庆集名山秀水奇洞于一地,名胜古迹璀璨夺目。[查看详情]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两千多年前,汉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用其毕生的智慧和毅力写成伟大著作《史记》。 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使中华文明得以彪炳千秋,发扬光大…。“藏茗山”故此得名,意指崴山藏香韵,好茶可传世![查看详情]
-
普陀山的简称。参见「普陀山」条。[查看详情]
-
《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癸巳,至于群玉之山……先王之所谓策府。郭璞注: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所谓藏之名山者也。本为传说中古帝王藏书册处。后用以称帝王珍藏图籍书画之所。[查看详情]
-
别名山羌活。[查看详情]
-
植物名。马鞭草科马缨丹属,常绿灌木。茎、叶具有刺激性恶臭。叶对生,阔卵形,先端锐,头状花序呈繖房状,花冠初呈黄色、淡红及紫红。核果球形,内质光滑。一般供观赏,亦可入药。[查看详情]
-
在广东省仁化县城南。山势绵亘,峰林陡峭,红崖丹壁。有三峰:宝珠、海螺、长老,海螺居中而最雄伟。有一线天、天柱山、锦石岩、海山门等胜景。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查看详情]
-
犹言名山。镇,一方的主山。[查看详情]
-
山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临水,西临陆地,万壑千岩,烟云弥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渊等名胜,西北有牯岭,为避暑胜地。相传周武王时,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此山,后登仙而去,徒留空庐而得名;一说以庐江得名。[查看详情]
-
春秋时,楚共(恭)王有宠子五人,自己不能确定由谁继承王位。于是遍祭名山大川,请神择定,并以璧示之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祭毕,密埋璧于祖庙厅堂里,令五子斋,并以次第入拜。结果,小儿子几次跪拜都压在璧纽上,后继位为楚平王。事见《左传·昭公十三年》。后因以“拜璧”为立太子的典故。[查看详情]
-
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北的嵩山。参见「嵩山」条。[查看详情]
-
晋·山涛的别称。晋·山简,时人亦称山公。雄性山魈。古代指代表山神受享祭的男子。唐·赵璘《因话录·商上》:“﹝李约﹞又养一猿名山公,尝以之随逐。月夜泛江登金山,击铁鼓琴,猿必啸和。”后因以称猿猴为“山公”。[查看详情]
-
比喻不朽的著述。[查看详情]
-
山脉名。位于浙江省西南部。起自大杉岭,蟠屈闽、浙、赣三省间。主干东北走浙江省中部,至大盆山,分天台、会稽、括花等山脉。南支为枫岭山脉,北支为怀玉山脉。[查看详情]
-
规劝教导。[查看详情]
-
古曹国境内之名山,因处曹国之南得名。[查看详情]
-
①.亦作“名山胜水”。②.风景优美的著名山川。[查看详情]
-
山名。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因五峰耸立,高出云表,顶部平整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名。山中寺院极多,为佛教圣地,因其环境清幽,佛家称为「清凉山」。道家喻为神仙府地,称为「紫府山」。为我国四大名山之一。[查看详情]
-
古代天子在都城之郊或名山之下朝会诸侯时,临时建筑的处所。后亦指帝王在国都之郊与群臣聚会时的临时建筑物。[查看详情]
-
浙江东半部、福建全省和广东东部低山和丘陵的总称。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主要由花岗岩或火山岩组成。有武夷山、雁荡山等风景名山。河流横切山脉,形成峡谷急流。多河谷盆地和河口平原。海岸曲折,多天然良港和岩岛。[查看详情]
-
也写作峨嵋、峩眉。山名。在四川峨眉县西南,因山势逶迤,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佛教称为光明山,道教称为“虚灵洞天”、“灵陵太妙天”。其脉自岷山绵延而来,突起为大峨、中峨、小峨三峰。顶部为玄武岩覆盖,有峨眉宝光、舍身崖、洗象池、龙门洞等胜匚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又山东、河南、安徽、福建、广西等省亦有形如蛾眉,以“峨眉”为名的山。[查看详情]
-
山中有了仙人居住,山就成为名山。[查看详情]
-
山名。位于台北市之北,七星山之南。民国十二年,由日本人山本义信开发为公园。台湾光复后,划定特别区,进行有计划的整建工作,开辟出前山公园与后山公园。山多温泉、樱花,为台北近郊名胜之一。每年二月中旬至四月初为花季,园内茶花、杜鹃花等盛开,上山赏花者络绎不绝。旧称为「草山」,民国三十九年为纪念明代大儒王阳明而改名为「阳明山」。[查看详情]
-
①.山名,在今湖南浏阳县东北。道教所称人间神仙居住的三十六处名山洞府之一。②.指光环较大的月晕。[查看详情]
-
同“飞白”。[查看详情]
-
泛指江湖河海。[查看详情]
-
中国沿海最大的群岛。在浙江省东北部、杭州湾外的东海中。由六百多个岛屿组成。附近海域为中国最大的渔场。舟山岛为全国第四大岛。普陀山岛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和嵊泗列岛同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舟山岛和大陆间海域已建深水大港。[查看详情]
-
指游仙。山名。在江西省·新建县西,下有炼丹井,相传为洪涯先生得道处,后因以名山。[查看详情]
-
亦作“岳镇”。指封疆大吏。指四岳等名山。[查看详情]
-
古人以著作不便问世,只合收藏在大山之中。比喻著述极俱价值,能流传后世。参见「藏之名山」条。[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