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拼音
dà shì yǐ qù
注音
ㄉㄚˋ ㄕˋ ㄧˇ ㄑㄩˋ
词性
成语
繁体
大勢已去
近义词
强弩之末 落花流水 江河日下 每况愈下 日暮途穷
反义词
方兴未艾 如火如荼 蒸蒸日上 云蒸霞蔚 欣欣向荣

大势已去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大势已去dà shì yǐ qù

  1. 整个局势渐渐变坏无可挽回。

    It is' all up with sb. one's day is gone;

引证解释

  1. 谓有利的局势已经丧失。

    《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大势已去时不再来。”
    杨朔 《百花山》:“那人见大势已去就说:‘怎么会不愿意?你看我该怎么办?’”

国语辞典

大势已去dà shì yǐ qù

  1. 整个局势已经无法挽回。

    《新唐书·卷一〇·昭帝本纪·赞曰》:「其祸乱之来有渐积及其大势已去,适丁斯时,故虽有智勇,有不能为者矣。」
    《封神演义·第九七回》:「纣王看见不觉大惊,知大势已去,非人力可挽。」

大势已去的字义分解

  • 大 [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 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 老大。 6. 敬辞。 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 大前年。 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 大概。大凡。 大 [ dài ] 1. 〔~夫〕医生(“夫”读轻声)。 2.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大 [ tài ]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势 [ shì ] 1. 权力,威力。 势力。权势。势利。势均力敌。 2.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 姿势。气势。山势。局势。虚张声势。守势。势必。势能。势不可挡。因势利导。

  • 已 [ yǐ ] 1. 止,罢了。 学不可以已。死而后已。 2. 表示过去。 已经。事已至此。已往。业已。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 已忽不见。 4. 太,过。 不为已甚。 5. 同“以”。

  • 去 [ qù ] 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 去处。去路。去国。 2. 距离,差别。 相去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 去年。去冬今春。 4. 除掉,减掉。 去掉。去皮。去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 他去男主角。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 上去。进去。 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 信步走去。 8. 汉语四声之一。 去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大势已去造句

1、眼看大势已去,他们的贪婪和恐惧并不一定使他们团结起来,倒往往反而使他们四分五裂。

2、他奉命守城却不做准备,等到兵临城下,他才意识到大势已去,噬脐何及。

3、敌方大势已去,人心涣散,我方如日方升,方兴未艾。

4、周小东闻讯后半晌无语,明白大势已去

5、新中国成立之后,那些旧社会的残渣余孽力图反抗,但是大势已去,他们的复辟活动总是以失败告终。

6、伤害与被伤害,算计,抱怨,非要把一段感情折磨得气数将尽,方才知道大势已去。舍得或舍不得,挽留或不挽留,皆上演呼天抢地的闹剧。这样的故事,日日夜夜都在上演。七堇年

7、直到那天来临,叛军忽然发难,以破竹之势攻破王宫大门,将一切化为火海,他立刻判断出大势已去,而就在那一刻,他做了魔鬼的决定。

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天皇见日本国大势已去,不得不无条件投降。

9、大势已去浪涛尽,七十余囚犯见如此下场,也不敢逃,也没地方逃,其中一个叹息一声说道:“好吧!只有认命了。

10、李正谊见大势已去,命令他的副官处长王凤鸣上前线督战,“杀身成仁”坚守阵地;自己却匆匆忙忙换上士兵服装,坐上吉普车逃走。

大势已去的相关词语

【大势已去】的常见问题

  1. 大势已去的拼音是什么?大势已去怎么读?

    答:大势已去的拼音是:dà shì yǐ qù
    点击 图标播放大势已去的发音。

  2. 大势已去是什么意思?

    答:大势已去的意思是:整个局势已经无法挽回。

  3. 大势已去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大势已去的近义词是:强弩之末 落花流水 江河日下 每况愈下 日暮途穷

  4. 大势已去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大势已去的反义词是:方兴未艾 如火如荼 蒸蒸日上 云蒸霞蔚 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