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厚养薄葬能否取代薄养厚葬,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这就是“薄养厚葬”的市场和土壤所在。
3、如若以此炫耀攀比,甚至薄养厚葬,谈何孝道?当然,清明要清朗,还需社会管理给力。
4、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员冯桂林分析认为,我国素有“薄养厚葬”之传统,强调入土为安,喜欢豪华出葬。
5、百姓的薄养厚葬的传统心理,加上殡葬行业垄断经营,是殡葬价格高昂的重要原因。
6、除了昂贵的骨灰盒和墓地外,“薄养厚葬”的观念还让中国人对死者的照顾无微不至。
7、古人说,薄养厚葬是不对的,与其等到人死后才去大肆凭吊,何不在他生前好好奉养呢?
8、分析“薄养厚葬”之风盛行的原因,一方面是一些人富起来后通过殡葬摆排场、显阔气;另一方面是一些人为了“孝子”的名声和面子,硬着头皮花钱博“名”。
9、更有甚者大操大办,豪华办丧,又请道士又看风水,这是典型的薄养厚葬。
10、民政部早已指出,将惠民殡葬政策从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向奖补生态安葬方式拓展,面临着转变群众薄养厚葬传统观念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