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 huǒ tái

拼音
fēng huǒ tái
注音
ㄈㄥ ㄏㄨㄛˇ ㄊㄞˊ
词性
名词
繁体
烽火臺

烽火台的意思

词语解释

烽火台fēng huǒ tái

  1. 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

    beacon tower;

引证解释

  1. 古代边防举火报警的建筑。

    宋•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沿江烽火臺每日平安即於发更时举火一把;每夜平安,即於次日平明举烟一把。缓急盗贼不拘时候日则举烟,夜则举火,各三把。”
    清•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直隶六·大名府》:“澶濮 间皆有烽火臺俱 五代 时及 宋•咸平、景德 间所置也。”
    谢觉哉 《不惑集·现代的“长城”和“坑儒”》:“从 山海关 直到 嘉峪关 的 长城据说是阻 胡 人的马足的但如没有人守,马也可以设法跳过来于是每隔十里筑一烽火台。”

国语辞典

烽火台fēng huǒ tái

  1. 古代用来点燃烟火以示警的建筑物。

    《三国演义·第七三回》:「选高阜处置一烽火台,每台用五十军守之。」

网络解释

烽火台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烽火台的字义分解

  • 烽 [ fēng ] 1.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烽火( ➊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➋ 喻战争或战乱)。烽烟。烽燧。烽火台。烽鼓(烽火和战鼓,指战争)。

  • 火 [ huǒ ]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 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 紧急。 火速。十万火急。 3. 指枪炮弹药等。 火药。火炮。 4. 发怒,怒气。 火暴。火性。 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 肝火。毒火攻心。 6. 形容红色的。 火红。火腿。 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 姓。

  • 台 [ tái ] 1. 高平的建筑物。 亭台楼阁。 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 井台。窗台。灯台。 3. 量词。 一台戏。 4. 台湾省的简称。 台胞。台币。 5. 姓。 6. 桌子、案子。 写字台。 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 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台鉴。台甫。 台 [ tāi ] 1. 〔天~〕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烽火台造句

1、其中桃花涧、采香径、烽火台、毗陵井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藏军洞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在城墙两侧的制高点建造了烽火台,古代在紧急情况下发信号的时候,就在烽火台上白天燃烟,夜间举火。

3、只是自汉朝衰微之後,西域也随之弃守,徒留这烽火台在原地供後人凭吊,真是令人感叹啊。

4、此次发掘的烽火台,属西汉居延都尉府治下的甲渠侯官所辖。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古老的戍边军人曾在烽火台上艰难地构筑着国家的边关。

6、顺着人群望去,在天边隐隐约约显现出一段长城一直延伸到这里。青铜色的石砖砌成厚重的石墙,烽火台上硝烟弥漫。在此眺望,万里长城如一条青龙攀附在绵绵秋山之上,果真有那山舞青龙之意。

7、女人心海底针,并不只意味着男人琢磨不透女人的心思,很多时候连女人自己都搞不懂在干什么想要什么,所以大祸水褒姒在周幽王点燃烽火台的时候,突然笑容倾城,估计她也没弄清楚是爱上了那再不可能更绚烂的烟火,还是爱上了身边的男人。

8、生死轮回,几世妖娆,谁在碧波轻摇的池边仰起荷花衣上的芙蓉面,谁又在驿路荒草边等离人归来的马蹄烽烟,谁在烽火台连天一拜,谁在望夫崖凝望成海,十里长亭,萧瑟霸陵,豪迈的悲歌,婉约的守候,谁?谁在?风飞扬

9、铁洪流滚滚而来,历史的警示时时在耳,勿忘月黑风高!如今电磁网织就的烽火台,无不时时绷紧着神经。

10、将全面整合建设骊山现有的朝元阁、望京阁、烽火台、长生殿等景点,依托华清池盛名,打造集历史、人文、生态、旅游为一体的骊山华清池景区。

烽火台的相关词语

【烽火台】的常见问题

  1. 烽火台的拼音是什么?烽火台怎么读?

    答:烽火台的拼音是:fēng huǒ tái
    点击 图标播放烽火台的发音。

  2. 烽火台是什么意思?

    答:烽火台的意思是:古代用来点燃烟火以示警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