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况变了,办法也要适应,不能胶柱鼓瑟。
2、非我胶柱鼓瑟,只是自幼读圣贤书,到头来难免放不下!
3、凡鸦鸣鹊噪,东鸣则看震,西鸣则看兑,此皆不能胶柱鼓瑟、刻舟求剑者也,诸占例此。
4、这个例外,说明了家族成分的复杂性,也提醒我们晁氏道德家法只是就其总体表现而言,千万不要胶柱鼓瑟。
5、有些情况需要变通的,无论什么样的译者都会变通的,决不会胶柱鼓瑟,弄出不通的中文来的。
6、古人之言固然有不少精采处,但到底时空不同了,一味执着就是胶柱鼓瑟。
7、但是,这些理论家的吃力工作多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他们设计的定义总是挂一漏万,或者胶柱鼓瑟,刻舟求剑。
8、若不论病之是非,而议药之可否,寒者畏其泄,热者畏其燥,医者纸上谈兵,胶柱鼓瑟,病者以耳为目,恶直好谀,则病必不可愈也。
9、哪有人如此胶柱鼓瑟,不知变通?
10、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