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 huì

拼音
kǒu huì
注音
ㄎㄡˇ ㄏㄨㄟˋ

口惠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口惠kǒu huì

  1. 口头上答应给人好处却并不兑现。

    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礼记·表记》

    empty promise; lip service;

引证解释

  1. 亦作“口慧”。

  2. 空口许人以好处。

    《礼记·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
    孔颖达 疏:“言口施恩惠於人而实行不至。”
    《淮南子·缪称训》:“骄溢之君无忠臣口慧之人无必信。”
    洪深 《青龙潭》第四幕:“空口说白话一点实际的好处没有我们的苦头就是吃在这种口惠的教育上!”

  3. 指口头给予的赞扬。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其於它人词凡所盛称,率非其至者。直是口惠,不甚爱惜云尔。”

国语辞典

口惠kǒu huì

  1. 在口头上答应给人好处。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五十一》:「其于它人词凡所盛称,率非其至者,直是口惠,不甚爱惜云尔。」

网络解释

口惠

口惠,是指口头上答应给人好处,却并不兑现。语出《礼记·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

口惠的字义分解

  • 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口子。

  • 惠 [ huì ] 1. 恩,好处。 恩惠。惠泽。惠和。惠爱。惠握(恩惠深厚)。仁惠。实惠。施惠于人。 2. 给人财物或好处。 惠政。互惠互利。惠及远人。惠而不费(给人好处自己又没有什么耗费;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3. 敬辞,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 惠赠。惠临。惠顾。惠存。惠允。 4. 古同“慧”,聪明。 5. 姓。

口惠造句

1、一万个口惠而实不至的泛交,抵不过一个同生死共患难的知心。郭沫若

2、校长曾答应过给老师长工资,却总是口惠而实不至。

3、帮助别人就要迅速见之行动,不要口惠而实不至。

4、他给群众许了不少愿,但都是口惠而实不至,群众十分不满。

5、即便所有口惠而支付给该地区的群众斗争摇摆现在,那将是不可想象的。

6、对环境问题,各方都是口惠而实不至。

7、不幸的是,他对他们观点的支持只是口惠而实不至。

8、比图拉克的口惠而实不至可好得多了。

9、他说帮你一个忙,你竟然相信?他可是个一时口惠的人啊!

10、他给群众许了不少愿,但都是口惠而实不至,群众十分不满。

口惠的相关词语

【口惠】的常见问题

  1. 口惠的拼音是什么?口惠怎么读?

    答:口惠的拼音是:kǒu huì
    点击 图标播放口惠的发音。

  2. 口惠是什么意思?

    答:口惠的意思是:在口头上答应给人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