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

拼音
bái gǔ
注音
ㄅㄞˊ ㄍㄨˇ
词性
名词

白骨的意思

词语解释

白骨bái gǔ

  1. 尸骨;枯骨。

  2. 泛指死人。

  3. 白色果核或树干。

引证解释

  1. 尸骨;枯骨。

    《国语·吴语》:“君王之於 越 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汉•桓宽 《盐铁论·非鞅》:“故 扁鹊 不能肉白骨 微 箕 不能存亡国也。”
    唐•杜甫 《兵车行》:“君不见 青海 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清•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四:“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弔英贤!”《文汇报》1983.8.14:“苍松掩不住白骨红岩染透了鲜血。”

  2. 泛指死人。

    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刀笔舞闻曲相开脱,遂使凶残漏网白骨沉寃。”

  3. 白色果核或树干。

    晋•顾微 《广州记》:“益智叶如襄荷茎如竹箭,子从心中出一枝有十子内白骨四。破去之,取外皮,蜜煮为粽子,味辛。”
    《尔雅翼·释木一》:“梧者植物之多阴最可玩者,青皮而白骨,似青桐而多子。”

国语辞典

白骨bái gǔ

  1. 死人的骨头。

    《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唐·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网络解释

白骨 (汉语词语)

白骨,尸骨;枯骨之意,泛指死人。

白骨的字义分解

  • 白 [ bái ]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 白色。白米。 2. 明亮。 白昼。白日做梦。 3. 清楚。 明白。不白之冤。 4. 纯洁。 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 空白。白卷。 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 白忙。白说。 7. 没有付出代价的。 白吃白喝。 8. 陈述。 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9. 与文言相对。 白话文。 10. 告语。 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11. 丧事。 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12. 把字写错或读错。 白字(别字)。 13. 政治上反动的。 白匪。白军。 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白族。白剧。 15. 姓。

  • 骨 [ gǔ ]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 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 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 骨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 侠骨。骨气。 骨 [ gū ] 1.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碌〕滚动(“碌”读轻声)。

白骨造句

1、黄沙之下,总有相拥的白骨,没有人会记得曾经的风华绝代和年少轻狂。

2、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若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3、黯淡的天幕下,没有明月也无星光这宇宙像数千年的古墓;皑皑白骨上,飞动闪映着惨绿的磷花。

4、白骨精变成一个美女,含情脉脉地望着唐僧。

5、“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这是战乱的岁月。诗人杜甫从洛阳向华州赶路。一天,天色已经昏暗,诗人错过了住店,只好投宿石壕村了。村中断壁残埂,蓬篙满地,十室九空,杜甫望见村东一户人家冒着炊烟,便直奔而去。

6、此计甚善,你即刻带上‘冥府四鬼’前去策应大小姐,不得有失,否则便将你丢进‘白骨冥窟’里,让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7、一代牛人附体重生,出没于上古遗迹,穿越于仙人洞府,踏着敌人的皑皑白骨,携群美,登天路,攀临巅峰,成就最强土地神。

8、第二天晚上,我们把汤姆蘸血画的骷髅底下交叉着白骨的一幅画贴在大门上。

9、火飞快地蔓延,比“朝为红颜,夕成白骨”的人生还来得措手不及。李碧华

10、有起死人,肉白骨,夺天地造化之功效,炼丹绝佳材料。

白骨的相关词语

【白骨】的常见问题

  1. 白骨的拼音是什么?白骨怎么读?

    答:白骨的拼音是:bái gǔ
    点击 图标播放白骨的发音。

  2. 白骨是什么意思?

    答:白骨的意思是:死人的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