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ng shū

拼音
píng shū
注音
ㄆㄧㄥˊ ㄕㄨ
词性
名词
繁体
評書

评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评书píng shū

  1. 曲艺的一种。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敷演历史及现代故事。北方语系通称评书南方多称“评话”,也有称“评词”的。

    storytelling;

引证解释

  1. 评论书法。

    元•王恽 《<颜鲁公书谱>序》:“东坡 云:评书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
    元•黄溍 《跋荆公帖》:“今观此帖,风神閒逸,韵度清美临学之家,宜有取焉,评书者未可以彼而废此也。”

  2. 曲艺的一种。多讲说长篇故事。

    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戏剧之外又有托偶(读作吼)、影戏、八角鼓、什不闲、子弟书、杂耍把式、像声、大鼓、评书之类……评书抵掌而谈别无帮衬。”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你要知这话的原故竟抵得一回评书。”
    老舍 《茶馆》人物表:“邹福远 --男。四十多岁。说评书的名手。”

国语辞典

评书píng shū

  1. 一种民间曲艺。是一种全靠嘴说的个人表演表演者以一把折扇、一块惊堂木将历史演义和章回小说的故事叙述得活龙活现。评书的场所初在农村露天空地,后在茶馆里。

网络解释

评书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

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和醒木,服装为长衫;至20世纪中叶多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说演,服装也较不固定。而在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后在电子媒体及推广普通话的冲击之下一些方言的说书文化日渐式微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但还仍然有其活力。

评书的字义分解

  • 评 [ píng ] 1. 议论,评论。 评议。评语。评改。评点。评估。评审。评述。短评。 2. 判出高下。 评比。评定。评理。评判。

  • 书 [ shū ] 1. 成本的著作。 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 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3. 文件。 证书。说明书。 4. 写字或写的字。 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5. 写文章。 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6. 字体。 草书。隶书。楷书。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 说书。听书。

评书造句

1、此外,他特别爱听评书,小小年纪就经常出入“说书馆儿”,当然是“听蹭儿”。

2、她把评书讲得有声有色,台下的人个个听得如痴如醉。

3、陈珂说,“接地气”的节目能引起群众的共鸣,叮当、钟燕萍、闵天浩等巴蜀笑星带来的谐剧和散打评书等,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4、那时候也没什么娱乐,许多人就乐于到茶馆打发时间,喝茶嗑瓜子打屁啥的,还有唱曲说评书打快板什么的。

5、74岁的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遭遇车祸案近日在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法院宣判,法院认定肇祸者赵晓明犯交通肇事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3年。

6、蓝天野和“王掌柜”于是之、“庞太监”童超还访问了评书艺人,感受他们的学艺经历、江湖经验。

7、为了让评书故事会更吸引人,主办方邀请了蒋梅卿、陈伯琪、金明才等10位艺人。

8、而从小喜听评书的曲志伟,却从容走上讲台,凭一把折扇,一枕醒木,一段改编自团史的评书,赢得满堂彩,战士评委全给打了满分。

9、电视上,类似评书连播的国学讲座节目深受百姓爱戴;书店里,讲座的底稿成书更是供不应求。

10、5月28日晚,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在沈阳遭遇车祸受伤入院,同车驾驶人当场死亡。

评书的相关词语

【评书】的常见问题

  1. 评书的拼音是什么?评书怎么读?

    答:评书的拼音是:píng shū
    点击 图标播放评书的发音。

  2. 评书是什么意思?

    答:评书的意思是:一种民间曲艺。是一种全靠嘴说的个人表演,表演者以一把折扇、一块惊堂木将历史演义和章回小说的故事,叙述得活龙活现。评书的场所,初在农村露天空地,后在茶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