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据、验证都是必要的工作,为的就是避免牵强附会地推论。
2、我们考据这些材料是为了证明我们无产阶级的真理,证明历史的真理,找出历史的本来面目,找出历史的发展规律。
3、清**据学是学术界多次探讨的老问题。
4、近人论学,好争汉宋。谓宋儒尚义理,清儒重考据,各有所偏,可也。钱穆
5、戴震是乾嘉时**据学“皖派”朴学大师,一生著述宏富。
6、各位学者的识断高下一言难尽,但毫无疑问,从学术流变的内部规律来剖析考据学的成因是颇有创意也颇具魅力的。
7、《文史》1962年创刊,确立“崇尚实学、去绝浮言”的办刊宗旨,偏重于资料和考据这一独特风格。
8、本书是著名作家林海音关于中国豆腐的编辑文集,分散文豆腐、考据豆腐、家乡豆腐、海外吃豆腐、豆腐菜单五个章节,文章几乎都是名家之作。
9、清乾、嘉始,考据学风大起,书法界“碑学派”应运而生,篆、隶、楷书体有了极大的发展,而帖学式微衰落,帖学一脉之草书也一蹶不振。
10、本谱内列五百二十三姓,比现存百家姓图典多十九姓,此书为本人历经十年考据而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