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ú zhī

拼音
zhú zhī
注音
ㄓㄨˊ ㄓ

竹枝的意思

词语解释

竹枝zhú zhī

  1. 竹子的小枝。

  2. 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3.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引证解释

  1. 竹子的小枝。

    唐•杜甫 《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刘沧 《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2. 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金陵 纪青 ……女名 映淮字 阿男,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 谢 女雪飞香。’”朱自清•《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人所作,皆言 蜀 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网络解释

竹枝

竹枝:汉语名词

竹枝:词牌名称

竹枝 (汉语名词)

词语解释

竹子的小枝。唐杜甫《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唐刘沧《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竹枝的字义分解

  • 竹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 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 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 枝 [ zhī ] 1.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 树枝。枝干(gàn )。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 2. 量词,指杆形的。 一枝铅笔。 3. 古同“支”,支持,分支。 枝 [ qí ] 1. 古同“歧”,岔。

竹枝造句

1、我看着那一片密密匝匝的箭竹枝条,望不到边,密不透风,心想难怪黑竹沟大熊猫数量多,这么多的竹子绝对够它们吃的。

2、青青这才放下心来,跟随在林哲身边,不时用手中的竹枝打扫斑竹之间的蜘蛛网,还帮林哲将掉落地上的枯竹叶用竹筢子扒拢到一起,方便林哲装篓。

3、大家多使用蘸水笔,买一个钢笔尖,绑在竹枝条上书写,墨水用蓝色染料和清水自己制作。

4、一个碟子中盛半盘水,她们用手里的竹枝或者筷子敲打着碟边,让水碟发出清脆的声响,而后她们用柔懦的歌声,千回百折的向你倾诉货物的好处。

5、《巴渝舞》和《竹枝歌》是賨人文化的代表作,这种瑰丽的艺术形式在千年宕渠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6、她的身体长得不高,手臂依然那么细小,颧骨照旧凸出,十个指头像一束枯竹枝,仿佛一折就会折断似的;因为她十分消瘦,所以看起来她的身体轻飘飘的。

7、当时潘淑妃聪慧过人,很有心计,就在自己的寝宫门外插以青竹枝,地上洒以盐汁。

8、张想修为低,又是靠自己摸索,只能凭着一股子钻劲,一次次的运用本来就不多的灵气,操纵着那紫竹枝,在地上不断的绘画着。

9、棹歌,即船歌,描写内容“多言船楫之事”,吟咏形式“聊比竹枝、浪淘沙之调”。

10、踏入门内,别有天地,锦缬铺地,极为华丽,穿过此处小堂,则是假山花卉,青石为阶,两旁竹枝夹径,来至一处轩阁中。

竹枝的相关词语

【竹枝】的常见问题

  1. 竹枝的拼音是什么?竹枝怎么读?

    答:竹枝的拼音是:zhú zhī
    点击 图标播放竹枝的发音。

  2. 竹枝是什么意思?

    答:竹枝的意思是:①.竹子的小枝。②.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③.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