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

拼音
huáng qí
注音
ㄏㄨㄤˊ ㄑㄧˊ
词性
名词
繁体
黃芪

黄芪的意思

词语解释

黄芪huáng qí

  1. 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小叶长圆形,有毛茸,开淡黄色小花。根可入药。

引证解释

  1. 即黄耆。参见“黄耆”。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黄耆》:“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

国语辞典

黄芪huáng qí

  1. 植物名。豆科黄耆属灌木。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卵圆形。花于夏季之交,自叶腋抽梗生总状花序,开淡黄绿色或淡紫色的花。荚果镰刀状、黑色扁平。根茎可入药有利尿、补气等作用。也作「黄耆」。

网络解释

黄芪

黄芪黄芪

黄芪:中药

黄芪的字义分解

  • 黄 [ huáng ]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2. 特指中国黄河。 黄灾。治黄。黄泛区。 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 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 事情黄了。 5. 姓。

  • 芪 [ qí ] 1. 〔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横卧地上,根可入药。亦作“黄耆”。 2. 〔~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花淡紫色,亦称“知母”。

黄芪造句

1、DIY芦荟除痘面膜:材料:芦荟30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制作方法:将芦荟除去外皮和刺,留下肉;将黄芪和当归磨成粉后混合;将芦荟和中药粉加入少量水调和成糊状。敷于面部15分钟即可。

2、疯草一种黄芪属和棘豆属豆科植物,广泛地生长于美国中部和西部,牲畜食用后会引起严重的中毒反应。

3、小暑天,梅雨转进伏天日,切记莫忘吃补食,红枣烧鸡蛋,黄芪炖鸡,滋补身体,多吃凉粉,酸梅汤,消暑解热,大葱,大蒜,预防肠道疾病;祝小暑快乐。

4、秋季养生:在秋冬季节应该多吃萝卜、大枣、排骨汤等补气的食物,在药补上,可以喝由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四种中药配制的“四君子汤”。

5、其中台山党参、黄芪、甘草、猪苓、伏苓等很有名.

6、结论:脾虚大鼠壁细胞钙调素活性明显下降,黄芪注射液对壁细胞内钙调素活性这一病理变化有明显调整作用。

7、目的:优化黄芪和泽泻混合提取的工艺条件.

8、月经过少,则应补肾益精、益气养血,常选用潞党参、熟地、当归、川断、炙黄芪等中药做成膏滋药,进行调治。

9、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

10、民间有古谚流传“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

黄芪的相关词语

【黄芪】的常见问题

  1. 黄芪的拼音是什么?黄芪怎么读?

    答:黄芪的拼音是:huáng qí
    点击 图标播放黄芪的发音。

  2. 黄芪是什么意思?

    答:黄芪的意思是:植物名。豆科黄耆属,灌木。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卵圆形。花于夏季之交,自叶腋抽梗,生总状花序,开淡黄绿色或淡紫色的花。荚果镰刀状、黑色扁平。根茎可入药,有利尿、补气等作用。也作「黄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