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ù lù
注音
ㄌㄨˋ ㄌㄨˋ
词性
拟声词

漉漉的意思

词语解释

漉漉lù lù

  1. 象声词。

  2. 湿貌;流貌。

  3. 莹润貌。

引证解释

  1. 象声词。

    汉•张仲景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痰饮”注:“痰饮者水饮走肠间不泻,水精留膈间不输得阳煎熬成痰,得阴凝聚为饮凡所在处有声,故在上则喉中有漉漉之声,在下则肠间有沥沥之声。”
    明•何景明 《七述》:“马则驊騮赤驥紫燕青驪,漉漉师师,駪駪騤騤。”

  2. 湿貌;流貌。

    《素问·疟论》:“《灵枢·逆顺》论云:‘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明•刘基 《走马引》:“掷草中血漉漉,追兵夜至深谷伏。”

  3. 莹润貌。

    唐•李贺 《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国语辞典

漉漉lù lù

  1. 湿润的样子。

    唐·李贺〈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网络解释

漉漉

漉漉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象声词。

漉漉的字义分解

  • 漉 [ lù ] 1. 液体慢慢地渗下,滤过。 渗漉。漉网(造纸时滤掉纸浆中水分的网)。

漉漉造句

1、大街上,到处湿漉漉的,人们在雾中若隐若现来来往往,远远地只能听见杂碎的间断的脚步声,只有渐渐走前才能看清形象。

2、在阴天,就算做四套广播体操也不会感到有多热,不管跳得多起劲也不会像以往一样,汗如雨下,衣服全都湿漉漉地黏在身上。

3、夜晚,海南丰姿十足的冬日圆月照着大地,撒了一层薄薄的霜。静谧的冬夜,月色似很冰冷,斜斜地对城楼温柔诉说私语。漫步街道上,踏着朦胧的月色穿过漫长的路,夜湿漉漉的,像是要沉下去似的。

4、我所看到的上海,依然像一只遮天蔽日的黑色章鱼,它趴在这块海边的领土上,覆盖着所有盲目的人,它湿漉漉的黑色触角,触及着这个城市每一个细小的角落。无法停止的蠕动,像是这个城市与生俱来的天赋。

5、蓦然回首这一年的高中生活,才发现回忆已像昨夜被雨打落的花瓣,一片湿漉漉的浅白。

6、邹阳还没看清到底是什么动物,小天来也打井口蹿了出来,全身水漉漉的,去追先前那个逃蹿的东西。

7、现在来看,昨晚的事,并没有让府里的其他人知道,看去,依然静谧庄肃的策王深宅,被雨淋了一夜的别院,到处湿漉漉一片,天色朦胧,蒙上了一层茫茫雾气。

8、因为铁君义的抚摸,这小家伙醒了过来,宝石般的眼睛水漉漉的对着铁君义,煞是可爱。

9、我心里一紧,还好,巨蛇慢慢的又把蛇头靠近了我的汗漉漉的胳膊,轻轻的碰着我。

10、记者了解到,湿漉漉的浒苔转眼就能变成碧绿的苔粉,苔粉不仅可以高价出口日本,还能制作成海苔麻花、海苔饼干、海苔粉条等多种休闲食品。

漉漉的相关词语

【漉漉】的常见问题

  1. 漉漉的拼音是什么?漉漉怎么读?

    答:漉漉的拼音是:lù lù
    点击 图标播放漉漉的发音。

  2. 漉漉是什么意思?

    答:漉漉的意思是:湿润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