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o yùn

拼音
cáo yùn
注音
ㄘㄠˊ ㄩㄣˋ
词性
动词
繁体
漕運

漕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漕运cáo yùn

  1. 旧指由水路往京城运粮或运送军粮。

    water transport of grain to the capital (in feudal times);

引证解释

  1. 旧指从水路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军需。

    汉•桓宽 《盐铁论·刺复》:“涇 淮 造渠以通漕运。”
    晋•王羲之 《与尚书仆射谢安书》:“今事之大者未布漕运是也。”
    宋•陆游 《知兴化军赵公墓志铭》:“抵公去所发漕运四十万緡,不费一钱。”
    宋•高承 《事物纪原·利源调度·漕运:“秦 伐 匈奴令天下飞芻輓粟,此漕运之始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五八四年 隋文帝 令 宇文恺 率水工开凿 广通渠引 渭水 自 大兴城,东至 潼关长三百余里,漕运便利。”

国语辞典

漕运cáo yùn

  1. 旧时从水路运米供给京城或供应军旅等称为「漕运」。唐宋以来设有专官掌理。

网络解释

漕运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措施。用今天的话来说它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山路或用人畜驮运)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而言。

漕运的字义分解

  • 漕 [ cáo ] 1. 利用水道转运粮食。 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漕粮。漕河。漕渠。漕船。

  • 运 [ yùn ] 1. 循序移动。 运行。运动。运转(zhuàn )。 2. 搬送。 运输。运载。运营(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运力。运销。空运。海运。 3. 使用。 运用。运算。运笔。运筹(制定策略)。 4. 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 运气。命运。幸运。国运。 5. 南北距离。 广运百里。 6. 姓。

漕运造句

1、历史时期百泉泉水在卫河漕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解放后其天然流量仍能灌溉农田8万余亩。

2、秦和西汉定都关中,河洛地区在漕运和仓储上起着中转性的作用,为了漕运粮食的便利,中央政府对包括河洛地区在内的黄河水运通道进行了一系列治理。

3、屯兵营田,地主的庄园、漕运的驿栈、仓库,以至皇帝游览的湖淀和行宫,供应皇家的果园、菜庄和牛羊牧场等等,无不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4、漕运总督兼巡抚杨一鹏是王应熊的座师,巡按吴振缨是温体仁的亲家。

5、“漕运数千艘,连樯北上,载煤动辄数百万石”。

6、咸丰朝以后,朝廷在大部分征漕省份实行漕粮折征,一定程度上整顿了漕运秩序。

7、东省诸道府州县官员,毋以本钦差查处国泰一案怠忽职守,所有民刑纠案乃及地方治安、赈恤灾民、河防漕运诸事,凡差使在职,勿以省垣人事有所更张有所轻慢。

8、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9、渔阳托长江之利,倚巫山之险,是东西漕运要道。

10、汉建安九年,魏武王于淇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

漕运的相关词语

【漕运】的常见问题

  1. 漕运的拼音是什么?漕运怎么读?

    答:漕运的拼音是:cáo yùn
    点击 图标播放漕运的发音。

  2. 漕运是什么意思?

    答:漕运的意思是:旧时从水路运米供给京城或供应军旅等,称为「漕运」。唐宋以来,设有专官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