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n

拼音
qì dān
注音
ㄑㄧˋ ㄉㄢ

契丹的意思

词语解释

契丹qì dān

  1. 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四至五世纪时在今辽河上游游牧。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Khitan;

引证解释

  1. 古民族名。源于 东胡。居今 辽河 上游 西拉木伦河 一带以游牧为生。 北魏•时自号 契丹。唐•末, 迭剌部 首领 阿保机 统一各部族称帝建 辽国。宋•宣和 七年(公元1125年)为 金 所灭。

    《旧唐书·北狄传·契丹:“契丹居 潢水 之南, 黄龙 之北, 鲜卑 之故地。”

国语辞典

契丹qì dān

  1. 我国古代东胡族的一支。原居于今辽河上游西剌木伦河一带所属分八部。唐时耶律阿保机并合各部统有今蒙古、东北、热河、察哈尔、绥远及河北北部自号为王,建国号为辽。宋时为金所灭。

契丹的字义分解

  • 契 [ qì ] 1. 证券,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契约。契据。房契。 2. 相合,相投。 相契。契合。默契。契友。契分(fèn )(投合无间的情分)。契厚。 3. 用刀雕刻。 契刻。契舟求剑。 4. 〔~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 5. 刻的文字,近代称甲骨文。 书契。契文(甲骨文)。 契 [ qiè ] 1. 古同“锲”,用刀子刻。 契 [ xiè ] 1. 古人名,中国商朝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

  • 丹 [ dān ] 1. 红色。 丹砂(朱砂)。丹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丹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丹青。 2.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 丸散膏丹。 3. 姓。

契丹造句

1、锡伯族先祖带着东胡系鲜卑文化一路南迁,先后与契丹、女真、蒙古等进行了文化交流。

2、五百名契丹骑兵翻身上马,挥动手中的圆月弯刀,杀气腾腾,马背上的英雄气盖山河。

3、李致果有令,逐北营步卒只需鼓噪而进,用打草惊蛇之计,把契丹游骑驱赶出山林既可。

4、唐新州,后唐置威塞军节度,石晋以赂契丹

5、兵火之馀,府库殚竭,民间困穷,而契丹征求无厌。

6、伏见突厥、吐蕃、契丹往因入侍,并被奖遇,官戎秩,步黉门,服改毡罽,语习楚夏,窥图史成败,熟山川险易。

7、三关——宋与契丹分界的三关指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益津关(今霸县)、瓦桥关(今雄县),一说无淤口关,代以草桥关(今高阳东)。

8、一部西迁新疆建立西辽又称哈喇契丹、黑契丹。

9、在大陆上,倘若一个被称为神灵磨难者的人到了八岁,体内契丹还未曾衍化,那便表示他与武道无缘,只能做一个平平凡凡,碌碌庸庸的普通人。

10、乔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刀白凤和段延庆一段孽缘的结果;虚竹更奇,是少林寺方丈和叶二娘的儿子。

契丹的相关词语

【契丹】的常见问题

  1. 契丹的拼音是什么?契丹怎么读?

    答:契丹的拼音是:qì dān
    点击 图标播放契丹的发音。

  2. 契丹是什么意思?

    答:契丹的意思是:我国古代东胡族的一支。原居于今辽河上游西剌木伦河一带,所属分八部。唐时耶律阿保机并合各部,统有今蒙古、东北、热河、察哈尔、绥远及河北北部,自号为王,建国号为辽。宋时为金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