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 hóu

拼音
zhū hóu
注音
ㄓㄨ ㄏㄡˊ
词性
名词
繁体
諸侯

诸侯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诸侯zhū hóu

  1. 古时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宋·苏洵《六国论》

    the feudal princes; 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

引证解释

  1. 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

    《易·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史记·五帝本纪》:“於是 轩辕 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宋•高承 《事物纪原·官爵封建·诸侯:“《帝王世纪》曰:女媧 未有诸侯有 共工氏 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 炎帝 世乃有诸侯, 风沙氏 叛, 炎帝 修德, 风沙 之民自攻其君,则建侯分土自 炎帝 始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为了统治广阔的被征服地区 周 初曾大规模分封诸侯,即‘封邦建国’……相传 武王、周公、成王 先后建置七十一国其中, 武王 的兄弟十五人(一说十六人)同姓四十人。”

  2. 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於 南阳,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
    《南史·循吏传序》:“前史亦云今之郡守,古之诸侯也。”
    宋•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三:“五代 诸侯跋扈枉法杀人主家得自杀其奴僕。”
    清•吴伟业 《儒将》诗:“河 朔功名指顾收身兼使相领诸侯。”

  3. 星名。

    《史记·天官书》:“门内六星,诸侯。”
    张守节 正义:“内诸侯"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1fc17ba803>五诸侯五星列在帝庭……又云诸侯五星在东井北河,主刺举,戒不虞。又曰理阴阳察得失。一曰帝师二曰帝友,三曰三公,四曰博士五曰太史。此五者,为天子定疑议也。”

国语辞典

诸侯zhū hóu

  1. 封建时代列国的国君。

    《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至汤王时,为诸侯与葛为邻,葛君不道,苦虐其民,汤王伐之。」

网络解释

诸侯 (汉语词语)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诸侯的字义分解

  • 诸 [ zhū ] 1. 众,许多。 诸位。诸君。诸侯。 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投诸渤海之尾。 3. 犹“之”。 “能事诸乎?”。 4. 犹“于”。 “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 5. 语助,无实在意义。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6. 姓。

  • 侯 [ hóu ] 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侯爵。侯门。公侯。封侯。诸侯。 2.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3. 姓。 侯 [ hòu ] 1. 〔闽~〕地名,在中国福建省。

诸侯造句

1、不必说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古色古香古城墙,晨钟暮鼓的钟鼓楼,也不必说幽静美丽的兴庆宫,庄严肃穆的历史博物馆,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单是小小的碑林,就让我感慨万分。

2、先王之治:顺天之道,设地之宜;官民之德,而正名治物;立国辨职,以爵分禄。诸侯说怀,海外来服;狱弭而兵寝,圣德之至也。

3、陛下,如今董卓虽除,但天下诸侯割据,无不以虎狼之心来窥视神器,陛下当务之急是重树汉家威严。

4、天子忘民则灭,诸侯忘民则亡。尸佼

5、每逢皇帝生日或者其他庆典,诸侯群臣皆要朝贺.

6、孟子告诉他,统御天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武力,即“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7、错请削诸侯,且更定法令;谊亦欲改正朔,易服色;又同被功臣贵幸所谮毁。

8、于是,各路诸侯一哄而起,争着要吃“唐僧”。

9、李傕、郭汜自战败西凉兵,诸侯莫敢谁何。

10、迷信鬼神、沉湎于**,诸侯巳有离叛之心,仍无所顾忌。

诸侯的相关词语

【诸侯】的常见问题

  1. 诸侯的拼音是什么?诸侯怎么读?

    答:诸侯的拼音是:zhū hóu
    点击 图标播放诸侯的发音。

  2. 诸侯是什么意思?

    答:诸侯的意思是:封建时代列国的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