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àng shì

拼音
zhuàng shì
注音
ㄓㄨㄤˋ ㄕˋ
词性
名词
繁体
壯士
反义词
懦夫

壮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壮士zhuàng shì

  1. 勇士心雄胆壮的人;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

    壮士十年归。——《乐府麻集·木兰诗》壮士不死。——《史记·陈涉世家》田横齐之壮士。——《资治通鉴》壮士从之。——《资治通鉴·唐纪》

    heroic man; vigorous man;

引证解释

  1. 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

    《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 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
    《孔子家语·致思》:“子路 治 蒲请见於 孔子 曰:‘ 由 愿受教於夫子。’ 子 曰:‘ 蒲 其何如?’对曰:‘邑多壮士又难治也。’”《史记·货殖列传》:“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
    《北史·齐炀王宪传》:“既至殿门, 宪 独被引进。帝先伏壮士於别室至即执之。 宪 辞色不挠,固自陈説。”
    《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 贺兰进明•﹞惧师出且见袭又忌 巡 声威,恐成功初无出师意。又爱 霽云 壮士,欲留之。”
    宋•苏轼 《送李公恕赴阙》诗:“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絛。”
    《秦併六国平话》卷中:“此人如何这般冠带?名呼做杀虎壮士。”
    清•葆光子 《物妖志·猿》:“选壮士三十人持兵负粮,巖栖野食。”
    郭小川 《昆仑行》诗一:“戈壁滩上的黑砂哟埋没过千万壮士的梦幻。”

  2. 体健力大者。

    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麯并酒》:“来晨熟擣作木范之,令饼方一尺、厚二寸,使壮士熟踏之。”

  3. 指武士装束的人。

    《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为首的是个半老的儒者气象装束得七品琴堂样子……还有一个朱缨花袞的长官一个赤面白髯的壮士。”

  4. 太平天囯 取试武士分为一、二、三三甲第三甲若干名称为壮士相当于 清•制的进士,职同军帅。参阅 太平天囯 《钦定士阶条例》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论》:“至武秀才等则改称英士、猛士、壮士、威士之殊。英谓其英多磊落也;猛谓其猛可济宽也;壮谓其克壮大猷也;威谓其有威可畏也。”

国语辞典

壮士zhuàng shì

  1. 豪壮而勇敢的人。

    《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为头一个壮士身长八尺,腰大十围;手提大刀截住去路。」

网络解释

壮士

【基本解释】[heroic man;vigorous man] 勇士,心雄胆壮的人;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

壮士的字义分解

  • 壮 [ zhuàng ] 1. 大,有力,强盛。 强壮。壮士。壮心。壮烈。壮美。兵强马壮。 2. 增加勇气和力量。 壮胆。壮行(xíng )。以壮声势。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旧作“僮”)。 壮族。壮锦。壮歌。

  • 士 [ shì ]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 士族。士大夫。 2. 旧时指读书人。 士子。士民。学士。 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 士女。 4. 对人的美称。 志士。烈士。女士。 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 6. 称某些专业人员。 医士。护士。 7. 姓。

壮士造句

1、狼牙山五壮士舍生取义,救了很多人。

2、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

3、一心庆祝六十年,二岸大家尽开颜。三山虽然早推到,四海塞听亦枉然。五湖落定开放曲,六方会谈谱新篇。七届全会进世贸,八一壮士保平安。

4、牙叉镇的一名女队员告诉记者,“我们是难得的放松,参加比赛也是让我们壮壮士气,真的很开心。

5、木棉花总让我想起壮士断腕,与生俱来的烈性容不下一点犹豫、怯懦,她混身着火似的颜色,本来就不是为了自怜自艾,面对自己的生命,她也敢当刺客的。简媜

6、除此之外,民妇还想偏劳周壮士,一路保证我儿周全。

7、揆之十步芳草,十室忠信之义市井田畴,动多壮士,必有闻风兴起者。

8、长风万里送秋雁,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9、我现在是没有蝮蛇螫手,壮士解腕的勇气,只是挣扎着等待事态下一步发展。

10、聚奎塔下凌云志,对策平台壮士怀。

壮士的相关词语

【壮士】的常见问题

  1. 壮士的拼音是什么?壮士怎么读?

    答:壮士的拼音是:zhuàng shì
    点击 图标播放壮士的发音。

  2. 壮士是什么意思?

    答:壮士的意思是:豪壮而勇敢的人。

  3. 壮士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壮士的反义词是: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