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 yán

拼音
朗读yáng yán
注音
朗读ㄧㄤˊ ㄧㄢˊ
词性
动词
繁体
揚言
近义词
宣称 声称

扬言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扬言yáng yán

  1. 故意说出要采取某种行动或目的所在的话(多含贬义)

    他如今摄了我师父与师弟扬言要蒸熟了,去请舅爷暖寿。——《西游记》

    spread abroad; cry out; clamour;

引证解释

  1. 大声地说。

    《史记·夏本纪》:“皋陶 拜手稽首扬言曰:‘念哉率为兴事,慎乃宪,敬哉!’”《汉书·萧望之传》:“朋 出扬言曰:‘我见,言前将军小过五大罪一。’”宋•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庠 于广坐扬言曰:‘七十致仕礼之正也,当自大臣为始。’”清•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芍亭 曰:‘夜来 寒影堂 中不知何人扬言曰 谢山 得子故来贺耳。’”

  2. 对外宣扬或故意散布某种言论。

    《战国策·秦策四》:“楚王 扬言与 秦 遇 魏王 闻之,恐。”
    唐•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由是负气势者相与皆怨恨又无可为毁,乃扬言曰:‘以 崔 之峭削廉隘好是非人,士众不愿久为帅。’”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儿》:“久之无异乃离门,扬言诈作欲搜状。”
    巴金•《家》三十:“觉民 便开始采用第二步的战略就是在外面扬言如果家庭不尊重他的意见他便要采取最后的手段。”

  3. 夸大其辞。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饰貌者不情隐节者不平,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

国语辞典

扬言yáng yán

  1. 故意宣扬,散布某种言论。

    《战国策·秦策四》:「以是告楚,楚王扬言与秦遇,魏王闻之,恐。」
    《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却被皇甫郦扬言于西凉人曰:『李傕谋反从之者即为贼党,后患不浅。』西凉人多有听郦之言,军心渐涣。」

    宣称

  2. 夸大其辞。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饰貌者不情,隐节者不平,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

  3. 大声说话。

    《三国演义·第九回》:「乃复扬言曰:『徒死无益,能从我反乎?』众皆愿从。」

网络解释

扬言

扬言,汉语词汇。

拼音:yáng yán

释义:1、大声地说。2、对外宣扬或故意散布某种言论。3、夸大其辞。

扬言的字义分解

  • 扬 [ yáng ] 1. 簸动,向上播散。 扬水。扬场(cháng )。扬汤止沸。 2. 高举,向上。 扬手。扬帆。趾高气扬。扬眉吐气。 3. 在空中飘动。 飘扬。 4. 称颂,传播。 扬言。扬威。颂扬。扬弃。扬名。 5. 姓。

  • 言 [ yán ] 1. 讲,说。 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 说的话。 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3. 汉语的字。 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4. 语助词,无义。 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5. 姓。

扬言造句

1、昨日上午8点过,郫县安靖镇西华大道林湾公交站附近,一名四五十岁的男子在距离地面三四十米高的高压线铁塔上坐着,并扬言要往下跳。

2、《乡村爱情》一制片人扬言炸市场受审。

3、他去找鸟的时候顺便就把那杀鸟元凶捉回家了,还扬言要把它大卸八块。

4、2012年6月6日20时许,江西籍女子沈某因与钱凤杉父亲发生矛盾,从上海寻至无为县,与钱凤杉母亲赵益华发生揪打,扬言不让钱凤杉参加高考并要杀掉她。

5、打人事件被曝光后曾引发了诸多争议,张默当时更扬言,会在稍后时间公开说,打女友童瑶是因为她和老师黄定宇通奸。

6、Lo扬言现在拥有6只流浪狗,将会在7天内每天发问一个问题,如高登网民答错便杀一头狗,答对则放一头狗。

7、在段祺瑞的暗中唆使下,各省督军对黎元洪的“免职令”大起非议并纷纷宣布独立,个别督军甚至扬言要组织军队进行“北伐”,将黎元洪从总统位置上赶下去。

8、布里奇曼院长和霍尔博士原来的心腹们又公开扬言,要把南丁格尔从克里米亚清除出去。

9、观棋不语真君子,大人何必小鸡肠”,扬言“来吧,我教你相声!你教我道德,或者下三滥。

10、3月11日,萨科奇在维勒班特大型竞选集会上扬言,如果不修改有关欧盟境内人员自由流通的申根协定,以便加强打击非法移民,法国就将退出申根协定。

扬言的相关词语

【扬言】的常见问题

  1. 扬言的拼音是什么?扬言怎么读?

    答:扬言的拼音是:yáng yán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扬言的发音。

  2. 扬言是什么意思?

    答:扬言的意思是:①.故意宣扬,散布某种言论。②.夸大其辞。③.大声说话。

  3. 扬言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扬言的近义词是:宣称 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