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
2、他强调人应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否则便是“非人也”。
3、无论是感激还是辞让,都生动地体现了唐代诗人的政治心态。
4、但服务条款中“模棱两可”的措辞让一些投资者和开发者感到担忧。
5、十一、李辅国又向李亨辞让元帅府行军司马一职,请求只为太子詹事,李亨没有答应。
6、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7、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
8、“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9、然而,李成器主动辞让太子,太子之位这才落在李隆基头上。
10、她把孟子的“同情心、羞恶心、是非心、辞让心”作为标准,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自己体悟。